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
案件回顾:

“一定是你们银行私下拿了我的钱!把我的钱还给我!我的一千万为什么只剩六毛二了?”一名女士在银行办公厅里愤怒的呐喊。

存银行的一千万变成六毛二?这是什么魔术吗?但是这却是一个真实事件。

时间追溯到2016年6月的一天,李女士走进了广州建行,看着账户里的六毛二陷入震惊并不能接受,她分明在四个月前存了一千万,她的所有积蓄,现在却变成泡沫,这让她怎么能够接受呢?

李女士愤怒的叫来工作人员,但是没有人能帮她解决,因为查询数据,根本就是李女士本人把钱全部转进了一家信托公司,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李女士无理取闹

“我从来没有跟那一家信托公司有联系,一定是你们私自做主的,还我的钱。”李女士否认转账,看银行不给解决,李女士当即报警。

经过警察的搜证,发现确实是李女士将钱转走的,但是李女士极力否认说不可能。原来,李女士将钱存进银行之后,就去国外谈生意去了,刚回国哪有时间在之前转账呢?那么多钱究竟是去哪了呢?

警察听后,确实感觉这件事情可疑,便开始对这笔大额转账进行调查,走访了银行内部并询问了业务员之后,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人,经理韦广

据了解,李女士的这些转账都是韦广代理的,而且经过对比,发现李女士的签名都是伪造的,警察迅速将韦广控制起来。经过审查,韦广对他的罪行供认不讳。

原来,韦广跟那一家信托公司是一伙的,韦广负责物色对象,他们负责将钱转走。而李女士的钱经过这几个月也早已经被转到境外,再也没有办法追回。

但是一千万不翼而飞,李女士怎么能接受,她向法院起诉,要求银行必须还她的钱。但是银行也是被别人坑了,虽然保管资金不够严谨,但是李女士也对自己的资金保护不周。

最后,法院判银行给李女士四百五十万以及补齐这四个月的利息,一千万缩水到一半,李女士虽有怨言,但是判决结果也不得不遵从。

法律分析:

在上述案件的判决结果发出之后,很多人都非常疑惑,为什么明明不是李女士的错,她还要承担大部分责任呢?

针对此种困惑,笔者认为需要探究整个案件过程的法律事实和内容。

笔者认为韦广的行为主要触犯了两种罪名,即盗窃罪和伪造金融票证罪

首先是盗窃罪。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可知:

盗窃罪是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,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存在其他特殊盗窃的行为。主要包括在主观上具有的非法占有的目的,以及在客观上采取和平手段的方式。

在本案中,韦广利用职务之便,伪造李女士的签名,通过和平手段,以及秘密的方式,将李女士账户里的资金通过非法手段转入其他账户,侵害了李女士的财产权。

虽然所用的不是现实媒介,但是却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,并且已经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,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拘役或罚金

然后是伪造金融票证罪。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可知:伪造金融票证罪指的是主观上故意地伪造、编造汇票、支票、汇款或者收款凭证等行为。

伪造金融票证罪不仅会破坏国家的金融制度,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损害储户个人利益,例如在本案中就损害了李女士的个人财产利益。

本案中,韦广伪造了李女士的签名,签订协议,将钱转入了信托公司,并且数额特别巨大,情节严重,可能会判处没收财产,无期徒刑的处罚。

虽然在最后的判决中,李女士还是承担了大部分责任,但这也并不能表明判决是不公平的,因为法院在判决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,例如要考虑经济承受情况,要考虑相对公平的原则。

所以笔者认为这一判决虽然对储户李女士来说有点不公平,但是对整体而言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。

在现代化的社会中,我们的个人信息面临巨大的威胁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,必须要对个人的隐私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,不能给有心之人以可乘之机!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